今天是:
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| 学校首页
纪委监察
纪检前沿
更多>>
· 校领导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题调研思...
· 学校召开纪委全会专题传达学习党的...
· 学校召开2025年第五次纪委全会
· 学校召开纪委全会 研究部署新学期工作
· 学校纪委召开2025年第三次全体(扩...
· 惠州学院纪委一行来校调研座谈
· 学校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...
学习园地
首页>>学习园地>>正文

改作风要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

2025-11-24 09:13 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 

加强党的作风建设,必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评判,确保建设成果可感可及。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,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感受得到实实在在的作风改变;就是要把作风建设作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,不断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。

人民群众认识、评价党的事业和党员干部,讲得最多的就是作风,印象最深的都是细节。改作风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,就要从小事小节着手,在细微之处发力。谷文昌下乡时总是随身携带锄头,无论走到哪里,都会与群众一起劳作,以自身实际行动感召群众,终于把东山变绿岛。小事当慎、小节当拘,要在小事小节上筑牢堤坝,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。焦裕禄就善于抓住一些小事启发教育干部和家属子女,他通过儿子不掏钱看了一场戏等小事,注意到干部家属子女不能搞特殊的问题,起草制定了“干部十不准”,通过在一件件小事上立好规矩,树立起党的好形象。

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,抓一抓有好转,松一松就反弹。如果在改作风上抓一阵、松一阵,不但收不到实实在在的成效,反而会使坏作风反弹起来更严重,还会给人民群众留下“作秀”的印象。改作风,一时一事并不难,难的是长期坚持,要让改作风成为“四季风”,而不是“一阵风”;让人民群众天天有感,而不是偶尔有感。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坚持把纠“四风”、树新风融入日常、化为习惯,让每一项工作、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作风建设的要求。把党中央的要求、群众期盼、基层经验结合起来,健全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,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,确保改进作风常态化长效化。

人民群众看作风建设,不是看开了多少会、讲了多少话、发了多少文件,而是看解决了什么问题。作风改得怎么样,人民群众心里最清楚,也最有发言权。改作风让人民群众可感可及,就要多办人民群众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得实惠的事情,解决好“柴米油盐”的烦恼,满足好“衣食住行”的需求,回应好“酸甜苦辣”的倾诉。同时要着眼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,树牢为民造福、为党尽责的正确政绩观,摒弃私心杂念,戒除功利心态,不搞“面子工程”“形象工程”“半拉子工程”,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,持之以恒做好打基础、利长远的好事实事。(摘编自《人民日报》)


关闭窗口

版权所有:肇庆学院纪检监察室 

地址: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 肇庆学院主校区行政楼505     工作邮箱:jjjc@zqu.edu.cn     电话:0758-2716326